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环球企业家:2006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25人(节选)
2007/03/28 36641
  新浪网(《环球企业家》杂志)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表情。回顾2006年,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勇气、冒险、得意和失落构成了中国商业史上纷繁而丰富的图景,他们是行进中的中国的参与者,也是崛起中的中国的见证者。 他们也足以引发这样的好奇:中国的商业推动力量究竟是由多数人扮演的,还是取决于个别的几个人?他们在掌权和不掌权时是怎样左右中国商业的命运的? 难以想象,假如周小川决心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中美关系会是另一番怎样的面貌;如果胡茂元整合双龙和罗孚失败了呢,上汽会不会推迟自主品牌汽车的诞生?李焜耀,如果在收购西门子移动之前,有人向他发出噩运的警示,他是不是就能避免今天的难堪局面? 这可能是一个难以有最佳答案的伪问题。但就这份最终的“2006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25人”的名单而言,我们无意于夸大和粉饰他们的个人影响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在其背后活跃的机构、公司或民众的代言人,他们不见得比大多数人更出类拔萃,或者具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只不过,他们是在完成历史所给定的角色。 2004年,《环球企业家》推出“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100人”专题;2006年2月,本刊又遴选出“2005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25人”;此次评选活动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这份由本刊编辑部斟酌推出的人物志,同时亦在“环球企业家在线”网站和新浪网财经频道通过投票的方式,征集了广泛的民间意见——它正在逐渐显现出一份沉静纪录的价值。

王建宙

     

中国移动总裁

      2006年,对于大多数中国公司而言似乎过于平淡了。但王建宙和他所率领的中国移动的表现,让全世界难以忽略其存在。至今,其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1亿,超过美国总人口,更为让人瞠目的是,中移动的每月新增用户仍保持在500万这个量级上。于是,其股价从年初的37.75港元涨至年底的67.35港元,市值增长了78%,成为了市值全球第一的电信运营商。比起2004年底王建宙刚到中移动时,公司的市值更是翻了3.5倍。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现在央行行长的位置是一个世界级的风口浪尖——急剧增长的出口和蜂拥而至的热钱使人民币遇到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周小川在顶住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加大升值步伐的压力,建立新的汇率机制,管理好过量的流动资金的同时,避免了资本外逃和通货膨胀。周小川对中国汇率机制这道超级难题的应对,不但展示了其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也让外界确信他具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的技巧和灵活性。

胡茂元

     

上汽集团董事长

      上汽在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整合英国罗孚平台后,最终在2006年10月推出自有品牌“荣威”。作为中国第一个跻入Fortune500强和盈利能力最强的本土汽车制造商,上汽发展自主品牌名正言顺。上汽还可相对从容的做这场自主品牌实验:它有足够的现金和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正因此,上汽推出的自主品牌荣威初步获得市场认可:自荣威的价格公布十天后,平均每天有300人交订金。

李昆耀

     

明基电通董事长

      仅用一年时间,明基从最被看好的华人企业国际化先锋变为了最突然的悲剧主角。李昆耀只能被迫接受这样一个无奈现实:他曾试图用一代人的力量打造出一家拥有国际性品牌的亚洲公司,但这次失败让他暂时再无跨越性成长的机会,夙愿难偿。李昆耀并未放弃。痛苦反思后,他得到的最大反思是:华人企业如果想在欧美整合大型机构,特别是那些运转不良的资产,必须拥有相应比例的人才储备。国际化需要更大的耐心。

沈南鹏 张帆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虽然风险投资兴起于中国已经不少于10年,但2006年持续火热的沈南鹏和张帆组合,或许是中国VC业的首对“超级明星”。虽然他们所在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立仅一年,他们已经像传道一般提供给整个行业一些新想法:沈南鹏在各个场合表达出对消费品市场新生企业的热忱,张帆则强调“商业模式创新”。这两个在2006年以前并不主流的说法成为了2007年所有中国VC的投资主题。

亨利?鲍尔森

     

美国财政部长

      在鲍尔森2006年下半年出任美国财政部长后,他于9月和12月两次造访中国。他在新角色上的使命可谓既重大且相当棘手:在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的情势中,鲍尔森以更灵活务实的方式,最大程度消除美国和中国对彼此动机的怀疑这一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如鲍尔森本人强调的是,让中美双方坐下来能切实地交换看法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进展:这个过程中,双方不必对着事先准备好的文稿解读其背后的含义,而是直接倾听、了解各方面的动向。

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

      440亿美元值多少钱?这个数字,相当于2006年中国86家公司海外上市的筹资总额,或者越南2006年的GDP。这是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的财产总额,现在,它是巴菲特将捐赠给这个世界的金额。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笔捐赠,这或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度过了人类历史上创造财富最多的世纪,我们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回馈财富最多的世纪。

威廉?阿梅里奥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

      威廉?阿梅里奥虽然上任仅1年多时间,但看起来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如何适应并领导一家中国公司的方法。对阿梅里奥来说,尤其是要靠业绩说话。截至去年底的联想2006年第三财政季度的综合营业额达到了40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略有上升;个人电脑全球销量增长约8%,超过市场平均增长的7%。阿梅里奥今年的目标是:在美国提高联想集团品牌的知名度,抢占重要的新兴市场。

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作者

      2006年底,弗里德曼来到中国。作为当今政商两界第一显学——“世界是平的”——的缔造者,他算的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托夫勒,相比后者,弗里德曼更为活在当下,也远为乐观。弗里德曼在中国掀起的学习与反思的热潮:或许他的部分观点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事关未来的提醒,但对中国人而言,全球化所夹带的一切变化都意味着新的机会。

万建华

     

中国银联总裁

      即便在疲于应付各方指责的2006年,银联仍然将网络推到了9个国家,使能够受理银联卡的国家增加到24个。成效显而易见:在很多国家,中国人即便不通过VISA、万事达的网络,仅凭借一张人民币银联卡便畅行无阻。尽管饱受争议,万建华的努力还是给越来越多走出国门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支付选择。万建华仍然坚持:“银联卡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5.16,-0.03,-0.58%)董事长

      2006年10月27日,作为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共募集资金219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1998年日本NTT DoCoMo 公司184亿美元的IPO规模,成为全球最大规模IPO。“IPO的成功不是目的。” 姜建清说,“我们未来所面对的,要建立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我想在未来的五年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曾璇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

      在曾璇的强力推动下,渣打抢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前一路攻城掠地,已经用爆发式的增长改写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格局:两年来,渣打在中国的业绩翻番,员工和营业网点都成倍增长。在内部员工看来,曾璇是用一年时间“就干了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 2006年,渣打成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出台后第一个递交本地注册申请的外资银行。

查尔斯?普林斯

     

花旗集团主席兼CEO

      2006年,以花旗为首的财团击败分别由法国兴业银行和平安保险牵头的财团,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广发行85.6%的股份。先机虽然占尽,普林斯需要清理的却是一个烂摊子:据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广发行的不良贷款已经占其总资产的25%。对此,普林斯有足够的耐心来改变现状。他相信,花旗的未来增长将很大程度上来自海外,而如果不在中国这个大国做长远打算,“几乎是一种犯罪”。

约翰?桑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