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新闻
紫金新闻
Zijin news
【生态矿山托起美丽新紫金·上篇】紫金钨业篇
2013/03/17 20706

引 

秋去冬尽。春天,又来到了紫金山金铜矿。

三月,和煦的暖风轻柔地吹拂着紫金山矿部外汀江河滨的桃红柳绿;矿山生态安全生物监测点处,成群的水鸭在碧透的水中嬉戏,搅起的层层细浪悠悠地向岸边荡去……

巡着宽阔的道路蜿蜒一路向上,映入眼帘的是:整治后的堆场、废渣、尾矿边坡上绿草如茵,管沟管道脉络分明,蓝顶白墙的厂房整齐划一。

从高处鸟瞰,好一座恢弘的现代化生态花园式矿山!

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原总工程师卓榕生在参观紫金山金铜矿后感叹:“紫金山金铜矿的生态环境重建在全国矿山治理领域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与国外矿山相比,紫金山矿山复垦工作毫不逊色!

其实,不只是紫金山,随着云南麻栗坡紫金钨业、新疆阿舍勒铜业等一批核心下属企业的生态崛起,美丽新紫金的形象日渐鲜明,一条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之路,正在紫金矿业的脚下延伸。

 

上篇:紫金钨业篇


整合前:非法选矿造成河流污染引起国际纠纷 (郭明华/供图)


整合前:非法采矿产、小作坊的工作场景(郭明华/供图)


整合后:紫金兴建的现代化南温河钨矿1500吨技改扩建选厂(郭明华/供图)




什么是生态矿山?

人们曾一度认为:生态矿山就等于绿化矿山,绿化矿山就等于植草种树。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矿山的内涵得到了不断升华丰富。普遍的观点认为,生态矿山的基本要求是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发展可持续。

被中矿联副秘书长刘玉强誉为创造了“矿产资源整合的麻栗坡模式”的紫金钨业集团就是实践这一要求的成功典范——

麻栗坡,云南的边陲小城,接壤越南。在中国的当代史上,这里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的麻栗坡儿女为共和国的安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烽火燃尽,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只有老一辈人能从《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歌谣中,忆起这里原来有过一段铁血岁月……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沉默了二十多年后,麻栗坡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07年1月31日,紫金矿业在麻栗坡县钨矿资源整合阳光招标中,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过硬的技术水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众多的竞标企业中脱颖而出,取得了麻栗坡县钨矿资源整合开展权,拉开了资源整合的序幕。并经过多年探索,创造了引人瞩目“矿产资源整合的麻栗坡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在对比了麻栗坡资源整合的前后的变化后,这样评价这场整合风暴:县政府和紫金矿业为国、为民、为矿业办成了一件大好事,将永留青史。

时光的镜头拉回到2006年以前,麻栗坡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2005年,钨矿产品的价格由原来的每吨几万元猛涨到20多万元,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矿主蜂拥而至,矿山越挖越乱,密密麻麻违规布局的大小矿洞达上千余硐,更让人咋舌的是,高峰时期来自10多个省区的采矿者多达五万余人,形成抢矿风潮。且几乎所有的矿主对矿石进行初加工,废渣废水没有经过环保处理直接排放。

毫不夸张地说,在麻栗坡矿区,只要有矿的地方,都已经被挖得体无完肤。不论是水源地,还是村子脚下,只要有矿,照挖不误,水源挖没了、房子震裂的现象司空见惯,许多矿区已经被挖成了筛子。

由于各企业不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案勘探开采,片面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资源浪费严重,无序的开采还导致了矿山森林植被、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彼时,麻栗坡的现状是,只要有矿的地方,没有一座山是完好的,没有一条河是清的。

时任麻栗坡县长的彭辉痛心疾首地讲过这么一段经历:有一次,下乡时,他远远看见一条白雾轻笼的美丽小河,河水仿佛一条玉带在山间穿行,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条玉带是乳白色的泥浆水。

为此,麻栗坡人曾有过一段“吃鱼”之辩:一种说法是,到矿区去千万别吃鱼,因为河水已经被污染成了矿浆水。另一种说法是,在矿区可以放心吃鱼,因为浑浊的矿浆水中不会有生物,鱼是从外面买来的。

一个更为现实和棘手的问题困扰着麻栗坡县:2006年,麻栗坡全县仅实现地方税收273万元,国税收入938万元,而县委县政府投入的矿山专项治理经费则高达600余万元……

“资源整合”的思路合上了麻栗坡沉重的历史,紫金矿业主导打开了麻栗坡绿色开采的新篇章: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紫金矿业把建尾矿库作为标志性工程来做,在还未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之前,便先投资近3亿余元建设了3个尾矿库,有效保证了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存放及工业废水的循环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老矿山尾矿直排而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

紫金矿业还拆除数十座选厂,封堵数百个矿洞,归还群众近千亩土地,建立矿区安全环保措施,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彻底整治钨矿区数十年混乱的安全环保秩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汰落后工艺,统一规划,集中开采,关停了31座工艺落后的选矿厂,减少污染物排放,每年减排尾矿废水达954.8万方,减排尾矿渣238.7万吨。

此外,紫金矿业在矿区原有企业钨矿浮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良,形成较为成熟的采选工艺,将原来最低矿石入选品位从0.35%降低到0.07%,将以前30%左右的资源回收率提高到现在的83%以上,大大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整合前后,麻栗坡面貌焕然一新:

整合前,“眼睛只盯着碗里”的矿主们“采富弃贫”,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整合后,紫金矿业对矿山生产系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大范围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有序开采和生产系统优化,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

整合前,麻栗坡开发钨矿主要是卖初级产品,一吨钨精粉只能卖10万元左右。

整合后,紫金矿业通过精加工,一吨APT、碳化钨粉可以卖近20万元。

整合前,矿业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资源无序开采给矿区留下了地质灾害、植被破坏、耕地被毁等,矿区群众守着“金山”却得不到任何利益。

整合后,紫金矿业累计投入4000万元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等公益事业,每年还安排300万元经费用于村民共管矿山,并优先录用县内近千人为公司员工。此外,在整合过程中,兼顾了周边村民的利益,通过向政府建议,鼓励周边村民入股,在最初企业还没有效益的情况下,其他股东不分红,村民股东却可以优先分红,使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

……

如今,原本在矿产资源方面原来没有任何财政收入的麻栗坡县,现在有了1-2亿的收入,原本满目疮痍的矿山和混乱无序的矿业环境现在变得山更绿、水更清、茶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