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新闻
紫金新闻
Zijin news
“该超常规的就是要超常规” ——《力争上游》系列报道之一
2010/03/19 11311

 

编者按:2010年2月12日至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紫金铜业有限公司20万吨铜冶炼厂所在地蛟洋乡的隔壁乡镇古田镇,在同闽西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迎新春佳节时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家乡建设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年,作为老区人民的才溪乡广大青 “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经济力争上游”,把一个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现在,同样是以老区人民为主的建设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迅速崛起的紫金矿业这个“主力军”的引领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全力推进中央苏区县最大的工业项目——紫金铜业有限公司20万吨铜冶炼厂的建设,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加快老区发展”,“改善民生”的伟大实践中。
  今天,我们推出集美大学实习生雷薇撰写的《力争上游》的三篇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感受20万吨铜冶炼厂建设者的智慧和风采。

 

“该超常规的就是要超常规” ——《力争上游》系列报道之一

钢架林立,铁塔巍峨,原来的山头被削为平地。这是一片孕育着希望的热土!

车辆穿梭, 络绎不绝,施工现场一派喧嚣鼎沸,这是一片正在开发的处女地!

站在施工现场旁的山头上望,你可以感受到,来自这片新生的土地上的建设洪流挟带着一波又一波的热浪,强劲地向你涌来、再涌来……

这就是正处于热火朝天建设中的紫金铜业有限公司20万吨铜冶炼厂。她正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然而,20万吨铜冶炼厂项目刚刚拉开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得就象是这个春天的雨点。

人才问题、进度问题、设备问题、村民搬迁协调问题……公司成立之初,林泓富、黄孝隆他们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按照黄孝隆的说法,就是“除了钱以外,剩下的都是问题”。

    但是,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对黄孝隆说:“你是项目的班长,我给你一句话,很简单:你要把项目做成业界的样板和标杆!”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需要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泓富、总经理黄孝隆和建设者们为这个项目竭忠尽智。

人才是个首当其冲的问题。黄孝隆说:“我们现在没有一个成建制的团队。我们现在特别需要的是现场管理和资深的工程师。我们一直都在委托在职同事推荐人才。” 黄孝隆的观点是,人可以先过来,我们先给你施展才华的舞台,体现人才的价值,待遇方面也会随之跟进。

所以,2010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员工都带着一个任务:挖人。他们走访同学、亲戚、老同事、老朋友。一见面就向他们介绍公司的现在和未来。“你们去不去?可以考虑考虑,紫金的大门永远都向您敞开的!”

总工程师陈汉春说:“现在大家基本适应工程技术需要,但是可以担当一面的人还太少了。人员不足,技术不到位,我们经常一个人当作几个人用。人才引进是我们大家每一个人的事。一个人代表好几个方面的力量,后面有个庞大的知识库、朋友群、智能群。把自己的人力资源用好了,人才引进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黄孝隆说:“大家像工业间谍一样挖人才,我们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如‘喝酒权’,呵呵!”

2009年,公司通过网络招聘、人才交流、员工推荐等各种渠道,吸纳171位优秀人才到公司工作,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达到 96人。公司还通过社会渠道招聘348名产业工人,输送至江西理工大学、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培训,为项目的竣工投产作了坚实的技工人才储备。

人力资源部经理卫才兵说:“我们的人才主要是从山东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贵溪冶炼厂和相关私营企业等引进,在全国内实行招聘。”在招聘现场,公司人员针对每个人的条件,以将心比心地谈话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体现自己的诚意,他们通过介绍紫金、分析将来可能在企业有的发展前景。 “我们还在在紫金班设立党代表制度,有企业辅导员,专门上企业文化课,灌输企业文化理念,既给学生前景,又给他们压力。”

在江西理工大学、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紫金班,共有348名学生,他们毕业后走向生产一线,不断成长,将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

“精矿仓、铁路货场建设相对滞后,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较缺是一个主要原因,” 林泓富说,“该超常规的就是要超常规!我们要结合这个大型项目的创业实践,要非常重视和关注年轻队伍的进一步培养。我要求人力资源部对劳动人事制度作一些调整,放宽年龄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把人员尽快招进来。”

冶炼方面的人才远远不够。“我们现在总共是170多人,扣除行政、后勤、财务、市场部、除专业技术人员,剩下的技术熟练的工程师就很少了。

“我们现在要重点解决的就是35-45岁之间的技术熟练的工程师问题,特别需要在工作上有深厚的积累和沉淀、有10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我们的部分中年技术人员是从各个厂零星挖来的,但是这批人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这些人才现在正是需要干事业的时候,从人的发展的需要角度来说,若给予他合适的薪酬,他就可以为公司的发展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如果把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十年贡献了公司的发展,同时他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才华得到了发挥,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黄孝隆说:“我们在薪酬体系方面,薪酬比总部低,但会作出适量的调整(结合物价上涨因素,包括老板对整个国内薪酬预期)。董事长说过:要拉动内需,就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对于我们建立一个与时俱进的薪酬体系是有启发的。我们要结合市场行情建立一个合适的薪酬体系。如果我们这个行业都提工资了,我们还没有提,这就不行。我们要走在前面,而不能落后。一个合适这个岗位,价值就应该得到体现,薪酬水平上个层次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