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新闻
紫金新闻
Zijin news
“麻栗坡模式”:亿元勘查强投入的背后
2013/06/02 22809

麻栗坡钨矿整装勘查是紫金集团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先行和突破示范基地。采取资源整合“铺”路,整装勘查跟进并引领整装开发,生产与资源勘查同步、生产与环保设施建设同步、生产与加工项目建设同步,兼顾整合方、被整合方、政府、农民的利益,实现了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一个企业拥有矿业权、一条产业链形成的目标。累计投入勘查资金1.03亿元,发现和评价超大型和大型矿床各1处、中型和小型矿床各2处。取得了钨矿资源勘查的重大突破,创造了麻栗坡钨矿资源探、采、选、冶、加工一体化整装勘查模式,为全国整装勘查建立新机制、形成大投入、实现大突破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这个探索和实践也被国土资源部誉为“麻栗坡模式”,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此前也予以充分的报道。

强投入的背后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支撑?最近麻栗坡又有哪些新的大的突破?前不久,记者再次实地走进“麻栗坡模式”。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院长 李晓宗 麻栗坡去年探明的资源应该说超过了大型,通过今年的工作,会达到超大型。

在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拥有丰富地质工作经验的李晓宗院长给记者的介绍就从麻栗坡最新进展说起。李院长曾担任过云南地矿资源股份公司副总裁兼党委副书记,又见证了麻栗坡资源整合的艰辛和突破。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院长 李晓宗  近几年,地勘工作量将近投入了8.5万米的钻探,1.9万米的坑探,应该是投入也是比较大,跟产出也是成正比的,特别是2012年,我们所打钻探,所有的钻孔都见矿。应该说2012年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在探矿方面,麻栗坡钨业集团连续几年投了近亿元用于麻栗坡的地质勘查,打了3万多米的砖孔,这种投入强度比很多专业的地质队还大。当然,高投入的背后,成果也十分显著。紫金矿业入驻麻栗坡的时候大概是7万吨的钨的金属量,到现在为止大概控制了47万吨的,增加了40万吨,这也是云南省三年找矿行动当中的三个典型之一。

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李晓宗院长聊起麻栗坡,显得胸有成竹。出了连续多年强投入的高回报外,李院长更喜欢说说他们西南地勘院对地勘、对人才的重视,比如,他给我们推介看起来十分年轻的尹崇军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地勘处处长 尹崇军  这几年西南片区对地勘投入应该说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就拿11年和12年,单云南片区,云南片区11年的时候地勘投入在3900万,12年就增加到了5300万,应该说紫金矿业对地勘是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老矿山及其外围找矿的力度应该说是力度逐年增加。

年轻的尹崇军能在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担当地勘处处长这一重任,自有他过人之处。在西南公司,在麻栗坡,不仅有像尹崇军这样活跃的一批年轻地质工作者,也有像李晓宗院长这样的经验丰富、对工作依然充满激情的老地质人;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批专于攻关的科技人才正被西南公司所重用。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矿产地质勘察院院长 李晓宗 地勘院现在有人员56人,都是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并且聘请了一批有实力的专家,专职工作30年以上的地质专家,来把好技术关。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公司总经理 阙朝阳  科技攻关方面,我们成立了院士工作站,有三名院士进驻工作,这在文山州是第一家,为麻栗坡的地质找矿奠定了基础。

完整的人才体系配备和对人才的重视,这样的“用人”理念,在西南公司、在紫金矿业集团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成效。

紫金矿业集团西南公司总经理 阙朝阳   我们有三个院士,实际上这个阵容是非常豪华的,除了这个院士,还有一个约有二三十个人的科研团队,包括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实际上这个力量在圈内的话是非常强大的,这在我们国内的矿床研究领域,这些人人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国内矿床学方面研究的人员,所以这个对紫金矿业将来的发展,将来的知名度、美誉度是非常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