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动态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ility
我在紫金一线,给机器装上“眼睛”和“大脑”
2025/08/21 2041



2020年8月25日,一份来自紫金矿业的录用通知照亮了我职业道路的新方向。

此前,我在一家自动化公司从事选矿专家系统研究工作,曾服务过多座矿山,对紫金这艘矿业“巨轮”早已闻名。当紫金加速推进矿山信息化建设之际,我抓住机会投递了简历,并有幸获得回应。

想到能更深入地参与矿山智能化从蓝图到落地的全过程,我内心激动不已,怀揣着“建设智慧矿山”的梦想,我毅然踏上南下的列车。

 

震撼初识紫金,一线“铁军”的洗礼

初到紫金,紫金山金铜矿就给我上了震撼的一课。上杭革命老区的精神,在这里化作了实打实的行动力。

记得一次暴雨过后,皮带由于溜矿导致停机。情况紧急,只见厂长亲自扛起铁锹,带着整个厂部的管理人员,一头扎进现场,和当班工人并肩作战! 汗水、雨水、矿浆混在一起,没有命令,只有默契的协作。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我:在紫金,没有高高在上的“官”,只有“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将”。

 

◐ 紫金山金铜矿

更让我叹服的是“紫金速度”和创造“紫金奇迹”的能力。深入了解公司发展史时,贵州紫金、巨龙铜业等项目在紫金接手后迅速扭亏为盈的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其建设速度之快、技术实力之强,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个巨头企业澎湃的生命力。

此刻,我更加确信:这里,就是我决心扎根的沃土!

 

突破点亮“眼睛”,源于一线的心声

作为矿山智能化的从业者,紫金推行的“一线工作法”与我的工作理念高度契合。我深知,真正的智慧都是在现场的汗水中汲取的。很快,一个核心问题摆在我面前:从哪里突破?

在一线学习中,我了解到浮选是选矿的“命门”,直接决定金属回收率和矿山效益!指标波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同时浮选车间的工作也是非常艰辛。南方的夏天本就酷热难耐,浮选车间更是热浪蒸腾。此外,浮选工作流程长,操作员巡检一圈动辄两万步,回来时工装早已湿透,紧贴在身上。

 

◐ 与项目一线交流

与紫金山金铜矿铜三厂几位操作员师傅的多次交流,让我铭记至今。一位老师傅抹着汗说:“我们累点、多出点汗、多跑几圈没问题!就怕流程太长,控制操作不及时,指标受影响...心里是真内疚啊!”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像重锤敲在我心上。它让我看到了紫金人骨子里的责任感——不怕苦累,只怕做得不够好! 

这份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下定决心去解决这个痛点!

为了让操作员不必在高温中奔波,坐在控制室就能精准判断浮选状态。我们决定给浮选机装上“眼睛”——研发“浮选泡沫图像分析系统”! 这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提升控制及时性、优化指标,更能保护工人健康,减少粉尘、药剂气体吸入风险。

目标锁定,团队聚力。历经无数日夜的调试打磨,2021年11月26日,“浮选之眼”在紫金山金铜矿成功点亮!看着操作员师傅在凉爽的控制室里,依据清晰的泡沫图像数据精准调控,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我们倍感欣慰。

这份自主研发的成果获多项专利授权,并于2022年10月完成院士成果鉴定,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如今已在多宝山、贵州紫金等地“看护”着浮选流程。

 

转战冶炼厂里的“控本”硬仗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浮选泡沫图像分析系统的成功,是起点而非终点。2022年11月,我转战到利润如刀锋般薄的冶炼战线。在这里,“控本增效”是生死线!

经过一线的深度调研,以及数据分析后,我们聚焦"耗电大户",采用“深度学习(DL)”“随机森林(RF)”等先进的AI图像识别技术与“多变量MPC、卡边控制CEC、自适应控制AC”等先进控制技术结合,旨在解决设备能耗高、冶炼烟气收集、多变量强耦合等难题。

 

◐环集烟气智能控制系统交流

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行业内首套“制酸转化工序优化控制系统”和行业内首套“环集烟气智能控制系统”双双在黑龙江紫金铜业有限公司率先应用。实现SO₂风机吨酸电耗降低5.55%,环集风机节电超15%,节电效果显著远超预期水平。

实实在在的效益,验证了AI在复杂冶炼中的巨大潜力。如今,这套“节电组合拳”已输出至紫金铜业和塞尔维亚紫金铜业。

 

攻坚ESG战场上跑出“紫金速度”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ESG理念已深植人心。作为智能化的践行者,我思考:我们如何运用智能化手段为紫金的ESG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团队把目标直指最棘手的环节——污酸污水处理!这里工艺复杂、变量难测、指标滞后、人工风险高、成本难控。

2024年11月,我们与黑龙江紫金铜业迅速组建联合项目组。工艺、设备、算法、软件…各路精英齐聚,目标只有一个:让危废处理更安全、更精准、更智能,实现高危环节“无人化、少人化”!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一路闯关夺隘。

第一关:污酸污水取样关。

硫化环节液体含砷高、杂质多,极易堵塞取样管道。一次次现场实验,屡败屡战。关键时刻,黑龙江紫金铜业制酸厂鲁厂长亲自披挂上阵,和我们泡在一线! 他丰富的经验、身先士卒的身影,给了团队巨大的鼓舞和方向。最终,我们创新性地提出在浓密机后液加装FBL过滤器的方案,成功闯过了这一关,老一辈紫金人的关怀与以身作则,是项目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关:视觉分析关。

视觉分析系统最怕外界光干扰。原以为加个壳子、补个光就行?现实狠狠打脸!光源类型、功率、位置…细微差别都导致效果天壤之别。我们戴着厚重的防毒面具,在闷热刺鼻的硫化车间里,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光影实验”。 夏日的闷热让面具内壁很快布满水汽,交流基本靠吼。一次次的失败没有击垮大家,那份对技术的执着支撑着我们。经过几十次反复测试,持续一周多的攻坚,我们终于找到了完美的“光影配方”。

第三关,设备防腐关。

污酸污水环境腐蚀性极强,设备必须“皮实耐用”。这对设计、选材、防腐工艺提出严苛挑战。项目组化身“智囊团”,一次次召开技术攻关会。从设备选型到独创的“负压仓”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大家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实验,最终拿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可靠方案。

 

◐蹲点系统调试

2025年3月,行业内首套“污酸污水智能控制系统”提前3个月上线!跑出了“紫金速度”,彰显了“紫金技术”。

系统投用后,药剂单耗下降8%,年节约成本80-100万元!RTO实时优化系统投运率达100%, ORP稳定性较人工控制提高40%以上,ORP稳定性的提高,可保证污酸污水处理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实现药剂精准控制,从而避免有害气体外溢风险。

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它实现了铜冶炼危废处理的三大历史性跨越: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人工干预转向自主决策、从离散控制转向系统优化,为集团乃至整个行业污酸污水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让紫金的绿色低碳理念,在智能化的土壤中结出丰硕果实!

 

未来继续书写成长答卷

回首五年,紫金这片沃土,以其宽广的舞台、实干的文化、创新的氛围和前辈的关怀,滋养着我飞速成长。

从福建省/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到绿色矿山、集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功、群众性技术革新奖,每一项荣誉都是团队智慧和紫金培养的见证。20余项专利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等)、5篇论文(含EI/SCI)、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集团智能矿山指南及行业标准编制…这些足迹,记录着我在紫金平台上学习、实践、贡献的每一天。

我深知,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能越繁茂。 我将永葆“一线工作法”的本色,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继续在紫金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为“绿色高技术超一流国际矿业集团”的宏伟蓝图,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