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景河董事长与武契奇总统在京会谈9月3日下午,陈景河董事长与来华访问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北京会谈。陈景河董事长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在中国再次见到老朋友。七年前,紫金矿业与塞尔维亚政府在北京签署投资协议,得益于塞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紫金进入塞尔维亚后各项建设工作进展迅速,生产经营成果丰硕,在塞投资和社会贡献已远超当初协议承诺。目前,紫金在塞企业已开启新一轮发展征程,将一如既往坚持高标准ESG体系建设,通过先进技术和卓越管理实现矿产绿色高效开发,让宝贵资源为塞尔维亚政府和人民创造更大价值。2025/09/04
-
紫金矿业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评级提升至A级8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发布2025年度“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评级结果,紫金矿业首次获评“A”等级,并在总分以及环境“E”和管治“G”议题中均位列香港市场同类行业前10%水平,展现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行业比较优势。 “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评级是香港市场衡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重要指标,也是恒生指数公司编制其ESG类指数时采用的主要筛选准则。此前,紫金矿业已连续多年获得“A-”评级并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 目前紫金矿业已被纳入恒生指数所编制的 “恒生(内地与香港)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恒指ESG指数(HSI ESG Index)”“沪深指数ESG指数(HSCEI ESG Index)”五项重要ESG相关指数。2025/09/02
-
增长韧性持续凸显 紫金矿业半年归母净利233亿 同比大增54%8月26日,紫金矿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主营矿产品量价齐升,主要业绩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头部金属矿企效益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实现营收1677亿元、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54.4%。 公司价值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报告期末,公司A股、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上涨约31%和44%,其中A股股价涨幅位居上证50成分股第1位,H股股价已反超A股;截至半年报披露日收盘,公司总市值已达5962亿元,排名A股全市场第21位。 产量加速放量,经营韧性凸显 紫金矿业持续保持高增长的背后,既是矿产品量价齐升,更是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带来的长期价值兑现。 以矿产铜为例,近年来三大世界级铜矿的快速投产,将紫金带入全球头部铜企前列,并突破百万吨大关。公司实现矿产铜57万吨,同比增长超9%,在下半年,西藏巨龙铜矿二期有望在年底前建成投产;卡莫阿铜矿配套的非洲最大铜冶炼厂即将建成,达产...2025/08/26
-
紫金矿业现金分红居A股上市公司第38位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紫金矿业以2024年101亿元分红位列现金分红总额榜单第38位。 该榜单以现金分红客观数据为基础,综合考量多维因素,最终形成现金分红总额、股利支付率、股息率三个榜单,每个榜单均有100家公司入选。 业绩的跨越增长为分红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提升了投资者对公司长期成长性的信心。近年来,紫金矿业市值屡攀新高,截至8月13日收盘,总市值创新高至5618亿元。公司高度重视以现金分红方式回报投资者,近五年现金分红总额约为268亿元,占上市以来分红总额的近一半,年均增速超过20%。 自2003年H股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累计实现分红金额达553亿元,现金分红率达38.6%,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累计融资金额,始终维持较高比例现金分红水平。2025/08/22
-
紫金矿业入选上交所“ESG实践二十年”重要实践选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贯彻“两山”理念 沪市 ESG实践二十年》报告。紫金矿业凭借在绿色低碳转型与共同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成果,入选报告“重要实践选编”,并以“年度切片”形式获重点呈现。 报告完整勾勒沪市ESG二十年演进轨迹,并以17个行业、32家企业的逐年案例,折射沪市上市公司从零星自愿披露到体系化合规披露的历史性跨越。其中,紫金矿业篇章以“积极对标国际标准,探索行业最佳实践”为题,展示公司“2021年制定ESG战略目标—2023年应用TCFD框架—2024年对标IFRS S1”的递进路径,并以一组数字客观呈现公司从国际对标到行业引领的跃迁:截至2024年,公司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比2020年下降21%,提前兑现2025阶段性目标;四年内,清洁能源装机扩张逾5倍,恢复植被3476万平方米,社会贡献值年均增长超三成。2025/08/22
-
龙净环保一项储能电池关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8月7日,由龙净环保牵头联合厦门大学等三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高海拔及宽温域自适应电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发项目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经严格评价,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在高海拔及宽温域自适应储能电池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应用效果显著,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针对高海拔应用的电芯压力自适应智能调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2025/08/22